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,绿地控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(600606.SH,以下简称“绿地控股”)已“不做大哥好多年”。不仅如此,还被曾经的竞争对手万科远远甩开。2020年,在一干竞争对手高歌猛进的同时,绿地控股却出现了退步,面对这样的情形,绿地控股会选择走上哪条路?
食言“稳中有增”
日前,绿地集团发布的业绩报告显示,绿地2020年营业总收入为4812.96亿元,较上年增加12.43%。地产方面,全年,绿地控股实现合同销售金额3583.53亿元,比去年同期减少7.7%,合同销售面积2909.3万平方米,比去年同期减少10.7%。
2020年初,在绿地控股新春媒体茶话会暨2019业绩交流会上,绿地控股董事长张玉良表示,2020年的销售目标到时候看公告,不会增加很多,我们要的是“稳中有增”。但在此时,市场看到的却是“双降”!显然,这次绿地控股食言了。
此外,根据第三方机构克而瑞数据,绿地控股也是“双降”。数据表明,2020年,绿地控股操盘金额为3388.7亿元,同比下降8.07%;操盘面积为2660.0万平方米,同比下降18.13%。
一度作为国内地产行业老大,并曾经与万科争雄的绿地控股,当碧桂园、万科、恒大纷纷突破或逼近7000亿大关的时候,却还在为突破4000亿而竭尽所能。
更让人唏嘘的是,是它与昔日竞争对手万科之间的巨大差距。克而瑞口径数据显示,2020年,万科操盘金额达到6920.5亿元,而绿地控股为3388.7亿元,不到万科的一半。此时绿地控股与万科之间的距离,已经不是简单的几条街,而是无法逾越的鸿沟!
遥想当年,当绿地控股成功突破2000亿大关,取代蝉联冠军多年的万科,成为房地产行业的规模第一,让持续了三年的“万绿之争”,亲手画上了句号。而就在结果出来的前一个月,万科在其官方微信账号万科周刊上发了四个字“你们懂的”!心里肯定同时也轻轻地说了一句:过你就像过清晨的马路!
面对这样的结局,不知绿地控股作何感想?不过,绿地控股方面似乎已不太在乎单一地产方面的排名,看重的而是整个企业发展,并希望在2021年达成6000亿目标。至于会不会再次食言,只需等上一年,就会有答案!
利润首次出现“负增长”
近五年来,绿地控股的归母净利润首次出现“负增长”。
业绩报告数据显示,2020年绿地控股实现利润总额308亿元,实现归母净利润137.21亿元,相比于去年同期的147.43亿元,同比下降6.93%。
需要注意的是,这是近5年来绿地控股净利润首次出现“负增长”情形。2015年,绿地控股完成第一次混改并实现企业整体上市。这一年,绿地控股实现了草鸡变凤凰般的转变,归母净利润从前一年的亏损3.65亿元,摇身一变为赢利68.86亿元,前后有着云泥之别。
2016年至2019年期间,绿地控股归母净利润实现快速增长。数据表明,在2016年首个完整上市后财年,其归母净利润达到72.07亿元,随后近用了三年时间,便实现翻番,达到了147.43亿元,复合增长率达到26.94%。
此外,营业利润率也出现了下滑。数据显示,2020年末,绿地控股营业利润率为6.50%,低于行业均值。
当然,绿地控股营业利润率偏低,与其经营选择有关。自2020年初组建成立绿地大基建集团后,大基建升级成为与绿地房地产板块并重的两大核心主业之一。2020年绿地房地产业结转收入为2171亿元,大基建成员企业营收为2801亿元,双主业的重心已出现向利润率偏低的大基建产业偏移。
负债创新高
令绿地控股感到尴尬的是,地产销售规模迟迟无法突破4000亿大关,但负债规模却创下历史新高。
数据表明,截至2020年末,绿地控股负债规模突破万亿大关,达到10143.14万亿,成为国内少数几家负债规模突破万亿的房企。
另有数据显示,截至2020年12月末,公司总资产13491亿元,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所有者权益834亿元;资产负债率88.28%,虽然略有回落,但仍然明显高于行业水平。
与2016年首个完整上市后财年指标相比,绿地控股的财务状况确实出现了一些改善。根据绿地控股对外公布的数据显示,截至目前,绿地控股净负债率下降约四成,现金短债比上升约两成,剔除预售款后的资产负债率下降近5个百分点。
但是,不可否认的是,作为“三条红线”监管首批试点房企之一,绿地控股目前仍然未能脱离“红档”标签。
绿地控股方面表示,内部将围绕六大核心措施,有计划、分步骤、多管齐下主动降负债去杠杆,比如压缩短期借款占比,加快去化商业、办公、酒店等存量大宗资产,促进资金回笼,进一步收缩海外房地产项目,加快退出步伐,以及加快销售资金回笼,实施审慎稳健的现金流管理等,都是绿地控股接下来要采取的动作。
效果如何?览富财经将持续关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