科教深度融合,如何让“1+1>2”?_产业市场_56之窗新鲜快报网
标王 热搜:
 
 
当前位置: 首页 » 新鲜快报 » 产业市场 » 正文

科教深度融合,如何让“1+1>2”?

放大字体  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:2020-11-30  浏览次数:26

  在科教融合三年后,齐鲁工业大学(山东省科学院)(以下简称齐鲁工大)正迎来高光时刻。

  数据显示,截至目前,该校已拥有9个省部级重点学科,6个国家一流本科专业,化学、工程学、材料科学3大学科稳定进入ESI学科排名前列;国家级教学科研平台达到5个,省部级重点学科及研究平台122个,年度科研经费超9亿元;年获56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,位列山东省属高校前列。此外,三年两获国家科技奖励,光华工程科技奖,以及25项本省科技奖励……

  以上种种,都成为其科教深度融合“1+1>2”的注脚。

  两个规模、体量相当,但性质、职能差异巨大,如何并?怎么合?关键是如何产生“1+1>2”的效果?在无先例可循的前提下,齐鲁工大经历过怎样的聚合反应?

  11月底,接受科技日报记者采访时,齐鲁工大党委书记王英龙认为,“我们对科教深度融合的探索,既无现成路径可遵循,更无固定模式可照搬,唯有通过体制机制的改革创新,解决制约发展中的短板和弱项问题,才能够实现科教融合的协同发展和高质量发展。”

  推改革,让教师拥有了“双重身份”

  “现在我们能够利用电子显微镜等高端仪器做实验,与研究员们到一线车间考察成果落地。这些都是难得的学习经历。”作为新齐鲁工大成立后的首批硕士研究生,邬方兴有感而发。

  学生们的新感受,与科教融合有关,与教师的“双重身份”有关。

  “信息检索”课程的主讲教师郝凤琦有两个身份,一方面,他是山东省计算中心智能控制技术创新团队副研究员,承担着不少国家级、省级项目;另一方面,他也是齐鲁工大网络空间安全学院专业老师,承担着教书育人重任。

  这是科教融合下的新齐鲁工大的代表性现象。据记者了解,山东省科学院下属研究所有990位科研人员考取了教师资格证,347人通过遴选获得研究生导师资格。

  当然,科教融合的受益者不仅仅是学生们和“新老师”。

  “从基础理论教学到实际生产环节,科教融合令我们受益颇多。”该校光电工程国际化学院副院长任向河认为,教师们有了更多接触业内前沿动态的机会,科研更加强调“学以致用”,教研中更是以培养“新工科”人才为己任。

  记者发现,科教融合,多方受益,源于结果导向下的深度改革。对此,齐鲁工大校(院)长陈嘉川认为,“必须依靠改革创新,自觉运用改革思维谋划工作,依靠制度创新激发活力。”

  改革从来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。比如,同样是科研活动,科研院所强调组织纪律性和团队作战,高等院校则允许存在自由探索。高校内部存在管理岗、教学岗、教研岗等分工,科研院所由于侧重成果落地,保有一大批从事应用技术研发、成果转化等工作的科技服务人员。这意味着身怀绝技的这批人员很难直接在高校内部找到新的位置。

  解决上述难题,该校根据人才特长,设计了教学科研型、科研教学型、教学服务型等岗位。齐鲁工大党委组织部正处级组织员张连和向记者表示,我们现已实现校部机关、研究所、院系间人才合理有序流动,科教融合正从机构整合向深度融合推进。

  深融合,催生出五个与众不同的学院

  融合之难,在于打破旧框架,更在于建立新格局。

  网络空间安全学院是该校着眼于新工科人才的培养而建立的5个科教融合学院之一。这是一所与众不同的学院。

  在该校教务处处长刘玉看来,它的不同在于,“学生前两年在学校完成相应课程学习并取得相应学分后,第3年到科研院所进行科研思维、创新设计、动手操作等方面的训练,第4年到相关企业进行实习与产品研发设计,培养学生面向一线的工程实践能力,毕业后优先到相关企业就业。”

  该校将科学院的科研平台、科研项目、成果转化等优质资源融入人才培养中,构建起了“教学—科研—转化—实践”四位一体协同培养模式。根据不同专业的特点,分别采取“2+2”“3+1”等两段式人才培养模式。

  很多慕名而来的拜访者在参观之后都认为,“1+1>2”的效果是对如今的新齐鲁工大的准确描述。

  但这还不是“1+1>2”的全部。

  “科教融合使我们科研体量迅速增大,2019年科研经费达9.47亿元。”该校科研处处长王昌向记者表示,作为应用研究型高校,齐鲁工大始终以加快科技成果转移转化、支撑产业新旧动能转换为己任,每年推动各类技术成果落地转化800余项,四技服务和成果转化收入达到3.5亿元以上。近年来,科技成果作价入股新孵化战略新兴企业10余家,3家公司挂牌上市,2家公司成为山东省瞪羚企业。

  “整合,并不会自动成为一所名校。终究要有干事创业的激情与韧劲,既要提出更高要求,更要激发向上的动力。”王英龙向记者表示,通过互相摸底与深度交流,研究所与学校开始体会到整合带来的平台、人才优势,并开始主动相互对接。

  而这种化学反应越来越多,让所有校院中人有了更多期待。记者 王延斌 通讯员 井 水

 

  以上就是【科教深度融合,如何让“1+1>2”?】全部内容,更多新鲜快报请关注56之窗网。
 

本文地址:http://toutiao.wlchinahf.com/wlzc532849.html


版权与免责声明:以上所展示的信息由网友自行发布,内容的真实性、准确性和合法性由发布者负责。56之窗网对此不承担任何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,56之窗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。任何单位或个人如对以上内容有权利主张(包括但不限于侵犯著作权、商业信誉等),请与我们联系并出示相关证据,我们将按国家相关法规即时移除。
 
推荐图文
推荐新鲜快报
点击排行

新闻投稿、广告联系客服QQ:3442875907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