据11月30日《中国市场监管报》报道,11月28日,由浙江大学等单位举办的“2020数字化治理高峰论坛”发布了一份报告,指出“商业水军”隐蔽聚集在不同的社交群组,给营商环境、社会公共资源、社会风气带来恶劣影响,呼吁社交等各大互联网平台自觉承担社会责任,共同挤压“商业水军群组”生存空间。
在社交媒体时代,基于“同声相应、同气相求”而建立的各类网络社交群组,让社交关系呈现出网络化、多维化、多元化的特征。正因此,网络社交群组在特定人群中有着“一呼百应”甚至“众口铄金,积毁销骨”的能量。于是,一些别有用心者组织起一个个“商业水军群组”,招募人员、组织培训、分发任务,“拿人钱财与人消灾”,或者实施敲诈勒索,进行诸如诋毁特定对象、网络诈骗、恶意评价、恶意投诉等行为,破坏公平竞争的商业秩序,误导消费者。
前不久,有媒体报道“职业差评师”聚集于多个社交群组,出没于各大电商平台和餐饮外卖平台,利用评价规则和店主对差评的恐惧心理,索要“好处费”“删帖费”,严重损害商家的信誉和权益,扰乱了平台经营和正常的经济秩序。
时下,将“商业水军”作为一门生意,开展违法违规业务的人和组织,恐怕不是个别。比如,在“商业水军”群组中搜索“刷”这个关键字,会出现上千个“刷量”群组,刷分、刷赞、刷销量都有;搜索“撸货”关键词,则会出现上千个黄牛党群组,通过囤积大量优惠券、利用技术手段参与秒杀等方式赚取差价……“商业水军”某种程度上已成为营商环境的新痛点、新堵点。据报道,一家外卖餐馆被“恶意差评”连续攻击半个月,店铺销量骤降一半。
公平有序的营商环境关乎企业健康发展。近年来,各地都在大力优化营商环境,清除阻碍创业创新、破坏营商环境的藩篱。从这个角度看,下大力气治理“商业水军”,也是优化营商环境的内在要求。与各地按照行政区划、属地管理原则各自优化投资环境、出台减免税费优惠政策等举措不同的是,治理存在于互联网、没有明显区域边界的“商业水军”,应该是一场合力围剿。各地各相关部门应创建和完善沟通协作机制,共同应对。同时,社交平台也应自觉承担社会责任,有针对性地制定治理策略,在技术上挤压“商业水军”的生存空间。
对“商业水军”及所在平台,有关部门应强化监管,引导平台加强群组管理,建立与完善“商业水军”及“商业水军群组”的判断标准,用数字化技术手段拦截或剔除;建立健全投诉举报渠道,设置便捷举报入口,等等。总之,社交群组这潭清水不能被“商业水军”搅浑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