票补力度减弱进军影视制作起步晚 猫眼娱乐如何对抗“影视寒冬”
随着在线购票平台竞争日趋激烈,猫眼娱乐面临着大麦和淘票票等同类平台的威胁。为此,猫眼娱乐在优化宣发和拓宽渠道上不断下功夫,力图在竞争中维持住先发优势。但从目前来看,成效尚不明朗。
《投资者网》王柱力
作为影视发行的头部公司,猫眼娱乐(HK1896)正在面临多重挑战。公司营收渠道尚未实现多样化,过于依赖影视发行,导致受疫情打击尤为严重。虽欲进军影视制作领域,但以公司目前的影视制作能力能否在竞争激烈的红海中创造利润,还未可知。此外,随着票补力度减弱,如何保住前期培育起来的观众和市场,也是公司需要直面的难题。
营收渠道单一 难敌“影视寒冬”
猫眼娱乐中报显示,今年上半年,公司营收实现约达2.03亿元,上年同期约19.84亿元;净利润亏损4.3亿元,去年同期盈利2.57亿元。公司表示,致使大幅亏损的主要原因是受上半年疫情冲击。
根据58同镇发布的《疫情影响下的中国下沉市场休闲娱乐洞察报告》表示,手机已成为居民主要娱乐工具,其中99.14%用户观看视频、69.03%用户打游戏、89.79%用户看直播。从供给端看,华策影视这样的头部电视剧制作公司,前三季度实现了2.03亿元盈利。由此可见,居民长时间的居家生活甚至为线上影视市场创造了契机。而猫眼娱乐的业务布局重在电影宣发,而非影视内容制作,这使其难以抓住这个机会。
半年报中,公司列出三大服务板块,分别是“在线娱乐票务服务”、“娱乐内容服务”和“广告服务”。票务服务因疫情期间影院关停受到重挫,而娱乐内容服务营收同样锐减,这主要是因为“公司参与宣传和发行的影片全部撤档”。在收益成本项目下,公司内容制作成本仅占总收益的4.2%,内容宣发成本则占13.9%。而宣发业务又和院线经营紧密相关,可以说疫情带来的损失不仅是影院关停,还有公司宣发业务的停摆。因此,增加影视制作比重,摆脱公司对宣发业务的高度依赖显得尤为重要。
公司的经营情况也反映在了股价上,今年,猫眼娱乐股价经历了过山车般起伏。从年初约15港元/股,到4月份仅约8港元/股,此后或与影院复工有关,股价有所回升,截至12月9日,公司股价为12.38港元/股。
影视投资加码 项目回报难期
公司虽欲涉足影视制作,进军产业链的上游,但从财报来看,公司目前主要靠投资现有项目,而并非依靠自身制作团队,财报中提到的自制剧仅有两部。
去年公司电影和电视剧投资为2.14亿元。今年上半年,公司继续加大影视投资,达到约2.2亿元。目前公司确认的影视投资收入仅为1067万元,影视投资应收款项由去年的1.19亿元增加至1.35亿元。公司投资虽然加码,但并未获得较好的回报。
以公司参投的剧集《乌鸦小姐与蜥蜴先生》为例。百度百科显示该剧于今年7月24日杀青,计划在腾讯视频播放,而至今尚未有明确的播出时间。登录腾讯视频搜索该剧,可以看到该剧只有1条官方预告片,播放次数显示为95.1万次。《斛珠夫人》同为腾讯平台剧集,官方预告片有7条,共计播放量达2817.4万次;《斗罗大陆》预告片播放量达2068.7万次;《有翡》预告片播放达6412.5万次。由此来看,剧集《乌》的关注度不高,播出后效果也难以预期。因为有广告招商和广告点击率、转化率等因素,网络剧集确认收入需要在剧集完播之后,故猫眼娱乐能从参投活动中获利几何,尚属未知。
《通天塔》是另一部在公司CEO报告中提及的作品,与《乌》一样,该剧为腾讯旗下企鹅影视主投,猫眼娱乐参与出品。该剧于今年9月在重庆杀青,改编自蔡骏小说《偷窥一百二十天》,属悬疑题材。目前该剧在腾讯视频平台尚无官方预告片,亦无确切播出时间。
有业内人士向《投资者网》表示:“悬疑题材在三年前的市场上可说方兴未艾,当时市场上关注度较高的剧集主要是古装仙侠类,悬疑类影视增长空间尚未见顶。2017年《白夜追凶》的面世,吸引了不少悬疑影视受众,加上限古令影响,悬疑类影视增加,如今该领域的竞争趋于激烈。《隐秘的角落》和《摩天大楼》等高分作品成为业内标杆,悬疑剧集在创作上必须更上层楼才能取得效益,而这个难度无疑不小。”《通天塔》能否在同类作品竞争中取得不错成绩,进而为猫眼娱乐实现盈利,这一切尚需观察。
《庭外辩护》和《天才棋士》是公司明确的自制剧作品。目前这两部剧集尚无明确的开机讯息,关于演员阵容,网络上讨论很多,貌似也未最终敲定。因为市场中已有同类型作品,公司初步试水自制剧,或许就难以占得先机。其中,《天才棋士》是一部以围棋为主题的青春励志剧,而今年已经有一部同题材的口碑佳作《棋魂》上映,该剧在豆瓣网达到8.4的高分,收录于“华语口碑剧集榜”。已有《棋魂》珠玉在前,《天才棋士》若想达到同等水平难度不小。不过有分析人士指出,《棋魂》已经为围棋类影视作品探好了路,带起了该种题材的热度,之后同类作品的路或许更加好走。
票补力度减弱 同品不同价格
与其他网络电影发行公司一样,猫眼娱乐初期通过购票补贴给予消费者实惠。但随着一些公司陆续退出和兼并重组,当前网络购票平台基本形成大麦、猫眼、淘票票三足鼎立的局面。特别是在电影票务的细分领域,目前主要就是淘票票和猫眼两家在竞争。早在2017年,猫眼CEO郑志昊就表示“猫眼已经不依赖票补,考虑到盈利问题,猫眼已无心和两家比谁能烧钱。”2019年,猫眼娱乐票补大幅减少,公司实现盈利,扣非利润超过7亿元。
而猫眼的竞争对手淘票票仍在通过补贴提高市占率,后者属阿里影业旗下产品。据阿里影业中报披露,今年公司销售及市场费用约达9613万元,去年约6.6亿元。猫眼娱乐上半年营销及推广开支约7023万元,去年约4.8亿元。一般来说,票补费用计入销售开支,猫眼娱乐销售开支规模小于淘票票,从数据上也可看出其票补力度已经减小。
随着票补下降,猫眼娱乐如何维持用户数量,保住市场份额,也是亟需应对的挑战。对此,《投资者网》询问猫眼娱乐,但未获相关回复。
东兴证券认为,公司“猫爪模型战略定位清晰,产品平台是战略落地执行的关键”。预计公司2020-2022年净利润分别为-1.09、4.57和7.67亿元,对应每股收益分别为-0.10、0.40和0.68元。同时它也提示了风险,包括“秋冬季本土疫情反弹;电影票房总体恢复不及预期;电影出品及宣发合作进度不及预期”等方面。(思维财经出品)